研究院新闻
2024年11月18-19日,以“低碳科技革命促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碳中和分论坛暨惠州能源材料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省惠州市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由惠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CAS-TWAS绿色技术卓越中心、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惠州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科亚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白春礼,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久俊,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唐军旺等专家。惠州市委书记刘吉,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勤儒,惠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冯起忠,副市长李俊玲等重要领导出席会议。
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院士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此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应该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基于此,他指出,推进低碳科技革命,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对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关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们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次论坛以“低碳科技革命促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顺应了科技时代潮流,恰逢其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大湾区的创新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碳科技创新高地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惠州市副市长李俊玲代表市委、市政府在开幕致辞,表达出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说,近年来,绿美惠州生态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的打造等取得丰厚的成效,其中,大亚湾开发区取得连续6年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名的成绩。本次论坛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分享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必将有力引领惠州绿色低碳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推动碳中和领域创新技术在惠州落地转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立足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发展标杆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面向未来,副市长李俊玲指出惠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密切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碳中和路径,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教授致辞并表示,要充分认识双碳发展不是目的,而是促进产业由大到强转型发展的手段和必由之路。如何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归依,因此,解决各行各业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问题就离不开双碳发展这一主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化工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作为“产学研”的桥梁,将深入开展科技资源对接,为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搭建了交流、合作、共赢的高水平、专业化平台,推动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持续为中国化工行业的双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开幕式上,河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院士介绍了“绿色能源与新材料”技术创新与重大应用,他指出石化产业是惠州市的核心支柱产业,在世界能源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聚焦大湾区石化、新能源、新材料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油品高效催化裂解多产化学品、低碳烃高值化利用生产MMA/MA、CO2捕集及转化合成碳酸酯/聚碳、干气及天然气高效分离利用等多项前沿技术研发攻关。在惠州市和大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一批绿色低碳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正在进一步推进中试及示范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上发布了多项低碳科技成果并举行科技合作签约,4位院士先后进行了报告发言。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彭孝军在大会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5nm及以下节点的分辨需求,发展13.5 nm极紫外光(EUV)光刻技术显得尤为迫切。EUV光刻技术的引入,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光刻系统,更是前所未有的科研创新挑战。彭院士的报告深入探讨了EUV光刻胶的研发难题与进展,为我国在先进节点光刻材料领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孙丽丽在大会报告中强调,石化行业是降碳减排的重点行业,加快过程减碳与石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通过将过程减碳与CCUS技术发展同步融合创新,系统攻关关键技术,强化CCUS全链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可实现生产过程更加绿色化和高效化,推动未来石化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久俊在大会报告中提到,利用可持续清洁能源及发展相应的储能技术是能源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车和大规模储能应用领域,发展电化学电池是最可行的能源储存与转换的方式。在前沿电池技术研究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安全性是研究重点,而探索低成本的高性能电极/电解质材料是关键因素。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工业催化中心主任唐军旺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甲烷作为温室气体,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团队在光催化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从传统的光催化技术发展到光子和声子耦合催化,显著提高了甲烷转化为甲醛和C2产物的效率,为可再生能源驱动转换化学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多名国内外专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Miriam Strumia、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与环境学院院长张香平、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洋油气勘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米立军、伊朗塔比阿特莫达勒斯大学教授Hossein Ganjidoust、河南大学能源与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所长孙蓉、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院长方岩雄、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院长董海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霞、中山大学教授严凯、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新材料学院执行院长施岩、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胡时光等做主旨报告,围绕二氧化碳转化、CCUS技术、催化技术、绿色能源与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新能源利用等多个内容和维度展开研讨。
本次论坛还专门设立了 “一带一路”青年论坛、科技成果展览和墙报参观,众多国内外学者共同围绕低碳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惠州化石能源材料产业发展开展深入交流与研讨,进一步推进跨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能。
碳中和分论坛现场
白春礼院士致辞
李俊玲副市长致辞
方向晨教授致辞
张锁江院士致辞
彭孝军院士作大会报告
孙丽丽院士作大会报告
张久俊院士作大会报告
唐军旺院士作大会报告
(管理部门)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科技创新园研发孵化楼C栋
邮编:516081
电话:0752-5201845
邮箱:higeam@126.com
Copyright © 2021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万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