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惠州市在电池制造与市场配套、原材料生产和生产设备制造等环节已形成产业优势并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电池产业领域产学研合作对接,更好地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培育电池新业态,2021年3月31日,由惠州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主办,惠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协会、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惠州市广工大物联网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及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惠州市电池产业新业态研讨会暨精准对接会,在市科技局12楼大会议室顺利举办。
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怀龙、产学研科科长蒋照练以及科技局相关领导、科员,广工大惠州研究院副院长张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涛、副研究员巫湘坤、博士宋贤丽、博士崔英粤等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参会企业则来自我市电池产业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共有20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学习和交流高尖端技术。
参会领导与专家图片
本次研讨会共有五项议程。首先,由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怀龙开场致辞。在热烈欢迎莅临大会的各位专家、嘉宾、企业相关负责人之后,他表示:“今天我们举办研讨会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传授新的知识,让我们的企业与研发人员能够了解电池产业的最新业态;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政府机构通过举办交流活动,为专家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沟通渠道;第三个目的是促进企业与专家之间的新合作,希望专家与企业找到结合点,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惠州的产业发展”。
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怀龙致辞
随后,研讨会进入到专家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涛的报告主要讲述了其团队在退役电池安全高效的柔性拆解、电解液无害化及高值利用、三元正极材料短程再生、负极石墨除杂再生技术以及全流程工艺集成及系统优化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涛教授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巫湘坤教授则分享了《高性能电解质制备及应用技术》的主题内容,通过“固态电解质的研究”、“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及“高比能电池设计”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向在座企业展示了其团队长期研究的多项试验结果。他表示,提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是共性需求,然而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均有待提升,而金属锂负极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终极策略,抑制枝晶将是未来产业研究的重点领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巫湘坤教授
两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获得在座企业的一致好评,让参会企业更好地了解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当前全球储能市场的研究方向。为了促进企业与专家更全面且深入的技术交流,在议程三,主持人提前预告了4月份即将举办的“新能源与节能”惠企专家行活动,希望企业积极参与,通过专家组深入企业,面对面帮助电池产业企业创新发展。
主持人介绍“惠企专家行”活动
“惠企专家行”是由市科技局主办,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协会承办的系列专题活动。通过筛选企业需求及精准匹配专家,组织专家以小分队的形式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需求对接,精准把脉企业目前面临的技术难题,并给予相关技术指导。通过举办“惠企专家行”产学研对接活动,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技术成果在惠州的推广和产业化,提升惠州市相关领域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惠企专家行”活动成效
最后,本次研讨会,对有对接专家意向的参会企业专门设置了精准对接环节,为企业与专家提供现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专家们在认真了解若干企业的技术难点、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法后,结合此次研讨会的报告内容,分别做了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解答。
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我市电池产业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了解业内高精尖技术,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培育电池产业新业态。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电池产业企业能够关注锂电池、电解液、固态电解质、新式储能技术等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并且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我市产业抱团发展,提升锂电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管理部门)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科技创新园研发孵化楼C栋
邮编:516081
电话:0752-5201845
邮箱:higeam@126.com
Copyright © 2021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万象美